道慈会长在普陀山佛教协会2014年年终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普陀山佛教网

2015/01/15

 各位代表: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忙碌而充实的2014年很快就成了前尘影事,我们又在这里进行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僧团建设、寺院管理、文化弘法、慈善利生、对外交流、工程修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尤其是观音法界的隆重奠基,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陀山观音文化发展的第二次重大的历史性跨越。我对大家总结的成绩与经验和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进行了归纳,现结合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要做的事情,谈谈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我们的工作,建设和合精进的僧团,以大乘菩萨行妙应盛世,谱写普陀山佛教事业新篇章的设想,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一、以法治理念为指导深化制度建设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要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我们加强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佛协僧团管理、推进观音文化建设、振兴普陀山佛教各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届理事会在市民宗局的帮助指导下,用了近三年时间建章立制,对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基本形成了适应全山寺院管理与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体系。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和主观认识等方面的局限,这套体系还有完善的空间,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深化制度建设。

一是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法制理念。从国家层面看,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我们要用法制与法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来推动规章制度建设。从法制的角度来说,是要有法可依,有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从法治的角度来说,是要有法必依,国家要求全民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更有学者提出宪法必须被信仰。作为公民和佛教教职人员,我们要在宪法至上的基础上将佛教协会规章制度提升到对佛法信仰的高度来对待。从修行境界上来说,我们的惑业还未断尽,即使知见正确,也难免累世积习在遇到违缘时不起现行,因此必须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来防止个人习气、情绪的影响,更好地保持理性,凝聚智慧。在修改完善过程中要像当年祖师的译经场一样严谨认真。制度公布实施了,要像诵戒一样去认真学习,像讲经一样认真理解,像持戒一样认真执行。制度化管理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的僧团一定充满生机,我们的工作一定井然有序。

二是要认真抓好“规章制度实施情况回头看”。会长办公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的议事决策程序设置科学合理,实施起来顺畅高效,要看看这样的模式有没有延申到各寺院民主管理小组?要看看人事方面有没有散漫现像,有没有尊重维护好个人权益?比如,人事管理规定中明确的各项待遇有没有得到落实?执事请假程序有没有按寺院管理制度第三十七条履行?人员在本山寺院之间流通有没有按相关规定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是支出方面有没有把关审计不到位的现象?总务修建在全山财务支出中占有重大比例,在各个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中有没有漏洞?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必须通完善制度来解决,哪些是要在理解执行上下功夫?新的一年中都要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功课。

三是要继续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要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提高对规章制度的理解水平、操作水平,维护制度权威性,增强执行制度的严肃性,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特别是新任监院和新提拔的执事,更要认真学习了解佛协的管理机制与制度体系。我们的佛协僧团在长期的组织管理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个法人,两级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规范运作”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我们仍然要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领会制度的精神,要在发挥制度的制约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制度的激励功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机制的凝聚力,激发僧团活力。由于传统意识影响,我们在管理中往往过于注重制度的制约功能,导致出现“不作为”的“太平”现象,不利于激发僧团活力,不利于我们事业的持续推进。所以,要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讨,通过规定程序,对维护僧团利益管理上缺位的要增补,对实现个人权益和诉求渠道不通畅的要疏通,对实际操作不方便的要调整,对事项表述不准的要改善,对各项制度之间有脱节的要做好衔接,使我们的制度体系更加完整可行,在佛协僧团事业中发挥更大的管理保障和激励推动作用。

二、以强化信仰为基础深化道风建设

道风建设是僧团建设永恒的主题,是僧团住持佛教的根本所在。一个寺院道场,无论殿堂多么宏伟,像设多么庄严,如果没有真修实证的僧宝住持,就不能发挥教化众生、利益众生的功能。也就是说,泥塑木雕的佛像不是开了光就有灵气,而是要有僧人天天在里面精进不懈地修行才能显灵,才有护法神来护持佛法,信众来拜佛才能得到功德利益。如果僧人在寺院里坐享其成、虚食信施、赖佛偷生、背觉合尘,护法神将远离道场,这个寺院必定会衰落,所以古人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此,在全山寺院功能总体布局方面首先要考虑到供养成就修行的人。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要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建设成为全山养正教育基地。修行的基础是信仰,而正确的信仰首先靠知见的建立,为出家众建立正知正见的基础就在佛学院的教育。我们的佛学院要始终坚持以培养正信僧才为主的办学与管理方向,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要从增进正信、掌握实际修持仪轨方法和弘法利生技能出发,组织学僧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要防止无原则地随流应赴世俗事务。为了适应观音文化事业对僧才的需求,我们要培养精通寺院管理的人才,培养佛学研究、经论阐析、学术研讨方面的人才,培养主持各种法务仪轨活动的专门人才,培养精通佛教文化艺术的特长人才,培养国际佛教文化交流的外语交流人才,要培养精通禅观与医学的专业人才,要力求让学僧做到五明兼学、宗教兼通、解行并进、福慧等持。同时更需要相应的师资队伍和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全山乃至整个佛教界培养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二是要供养潜心修行的法师,倡导正信正行。要探索开辟关房村,供养发心参禅悟道的法师;开辟阅藏村,供养发心研习教理的法师;开辟弥陀村,供养专修念佛法门的法师。开辟这些道场不是社会上所说的作秀,而是为我们的僧团高树法幢,为佛国道场筑基固本,更是为佛教造就法门龙象,为佛法住世传灯续焰。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法师能发心闭关、阅藏、念佛,精进一门专修专弘。对于发心闭关参禅、阅藏研教、精进念佛的法师来说,首先要有相应的佛学文化水平,有藉教悟宗的基础,有明确的修持目标,更要有正确的知见与清净的戒行做保障。也就是说要有“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的修行前方便。在普陀山修行可以说客观条件是具足的,只要发心者有古代宗门大德“宁在蒲团静坐死,不做人间应赴僧”的精神,潜心专修,克期取证,一期愿满,一定有所成就,一定会有修行实践的经验供养大众。我们希望关中的法师将来能以亲证的正法资粮回施常住和十方檀信大众的供养,更希望常住大众中有更多的法师发宏誓愿,志心潜修,为法奉献。

三是全山各寺院日常寺务管理和功课佛事安排要形成新的风气,就是将演扬经忏与学修弘法紧密联系起来,护持正信、践行正法。赵朴老曾指出:“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保持佛教清净庄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各寺院要在佛协规章制度体系基础上根据本寺院情况完善具体细化的制度规约,明确库房、客堂、大寮、禅堂等各堂(寮)口的日常事务与管理职责,可以像来果老和尚所订的《高旻四寮规约》一样,用行事历的格式规定出各堂(寮)口的日常事务和执行细则,非常实用,希望各寺院认真学习研究,这也是妙老亲承的宗门遗风。早在明朝时期,就将天下寺院及僧人界划为禅、讲、教三类。洪武十五年五月,太祖诏谕曰:“佛寺之设,历代分为三等,曰禅、曰讲、曰教。其禅不立文字,必见性者方是本宗;讲者务明诸经旨义;教者演佛利济之法,消一切现造之业,涤死者宿作之愆,以训世人。”建议各寺院参照这个理念,结合自身历史传承的功能特色,在僧众安单、执事分工、日常事务等方面进行科学划分,合理安排,保证专心潜修、管理服务和禅诵佛事三大块功能各有所专,各擅其长,互相增上,做到生活、学习、修持、弘法、服务一体化。

三、以成就大众为目的加强和合僧团建设

长期以来“管理”一词在我们的意识里就是“管制”与“处理”,这是对管理简单粗浅的理解。其实“管”字的本义是指笛子一类的乐器;而“理”字的本义是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就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因此,在中国文化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是建立组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而佛陀的管理原则就是“以法摄众”,在僧团内,僧众之间仅有内修果证阶段境界的差别,而没有外在身分阶级的划分,生活中以长幼有序、互敬互爱为僧团的基础。我们要从现代管理学定义和佛陀管理原则来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确立和合清净的集体观念。我们僧团组织就是为常住大众和社会大众提供正信的法施服务。对个人来说,就是在大众中学习,在大众中修行,在大众中成就。欲作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要服务好大众,首先要求我们的执事在品德行为上要服众。执事的一举一动都在大众眼中,二时功课谁没有上殿,临斋过堂谁没有到场,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服务大众就是要在上殿过堂这些细节上表率大众。要求大众做到的,执事要先行做好,如果大众师在殿堂值班诵经,精进用功,执事却躲在寮房里,就不能服众。在僧团里,要看我们每个人的理想目标是什么,就看平时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什么?关心最多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僧团的思潮倾向,必须关注、关心,对不良思潮要及时纠正,对合理诉求与建议要果断采纳。凡是大众学修生活方面需要的,常住要努力成就,负责的执事要尽心尽力筹办周全。社会大众以三宝为舟航,住持佛法的僧宝必须以戒行为舟航。从“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来看,盛世佛国是我们共业所感的天时与地利,而人和是我们共住、共处、共同成就的实际修为,在寺院就好比同乘一艘大船,在这艘大船上就是要同一师学、同守毗尼、同修“六和敬”法。要做到身和同住,就是要使同住大众在行为上互不侵犯、和乐相处;口和无诤,就是要使同住大众在言语上亲切和谐、相互无诤;意和同悦,就是要使共住大众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心开意解;戒和同修,就是使共住大众在制度上人人平等、互相增上;见和同解,就是要使同住大众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和合统一;利和同均,就是要保证共住大众能平等平均分享“常住常住物”和“现前现前物”。在和合清净的僧团里,即使各人福报智慧有差别,只要我们同乘戒船、同修和敬,就能够普载大众共同成就。

二是要加强寺院执事队伍自身建设。佛陀住世时实行“中心领导,分层教育”的管理方法,就是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及所说的教法为领导中心,次由有德比丘负起教授比丘、比丘尼的责任,并于每一僧伽蓝推选出长老教授师,负责照顾住处僧伽,并且随时向佛陀呈报有关住处僧侣们修道弘法的情形。我们佛协僧团现行的“一个法人,两级管理”机制与佛陀当年的管理方法有相通之处,证明这个机制结构是科学合理的,同时说明各寺院长老上座、正副监院和全体执事承担着管理常住事务、引领教化大众的重大职责任务。因此,上座长老和全体执事要以法自严,以戒自律,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来纲维大众。古代丛林以寺主、上座、维那为“三纲”,承担纲领寺务、维持佛事的职责。我们佛协各寺院是在监院负责下的各堂口执事岗位责任制,要按照《寺院民主管理小组工作规程》明确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到位、细化到人、规划到事。每年二次议职时,对于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不能适应相关服务岗位的、工作中有错误行为的、横向评比落后的执事要进行相应的组织调整。必须从组织观念上、修证境界上、服务大众的专业水平上确保执事队伍清净和合、精进高效,为建设清净和合僧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要在大众中发现培养后备人才。六祖惠能大师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他道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宗门绝唱之后,大众无不惊讶赞叹,互相议论“不得以貌取人”。第二天五祖悄悄到碓房,看见他腰间绑着石头在舂米。惠能大师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贡高我慢,而是不动声色地做最平常的服务大众的事。所以,五祖心里赞叹:“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这就是我们今天僧才的榜样,也是我们发现僧才的最好模式。我们实行两级管理之后,由各寺院单位提名推荐监院以下的执事,有些请职之后并没有像推荐时介绍的那样有道行、有能力,遇到要做具体事情时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导致人浮于事。所以,佛协和各寺院推荐执事要对具体人选知根知底,要确保素质上能服众、能力上能胜任,否则推荐人就有“任仁为亲”之嫌。在我们的僧团里,既要保持执事队伍的稳定,又不能搞阶层固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执事队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行服务大众、成就大众的管理职责。

四、以弘法利生为要务积极服务社会

普陀山观音法界的隆重奠基,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陀山佛教事业第二次历史性跨越,也向我们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要以菩萨道心因应时节因缘,从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出发确立我们修持实践与弘法利生的内容。我们的长期任务是精进弘扬观音文化,努力办好慈善公益事业,广泛开展对外联谊交流,积极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

 一是要举全山之力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观音法界工程建设。千百年来,由观音经典、观音信仰演绎出的人文典故、灵异圣迹层出不穷,观音文化生动体现在当代建筑、雕塑、书画、音乐、语言、文学、节庆、礼仪、民俗乃至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观音精神深深影响到人们的审美观、是非观、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生命观、生死观,在社会意识形态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正能量作用。观音法界将是以观音文化为“精神座标”、观音圣坛为“建筑座标”,集朝圣、观光、展览、交流、体验、教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建设一所能体现如此庞大的文化体系和应用功能的新道场,历史上没有先例,海内外没有同类,全靠观音菩萨的威神之力和我们的宏大愿力,感召海内外檀越和各界贤达共同参与,凝聚高深的法施智慧和巨大的财施功德。因此,新的一年里需要召开很多与工程有关的工作会议,开展很多工作联系,有很多具体事情要辛苦各位,请大家要不辞辛苦,踊跃参加。

二是要加强普陀山佛教文化建设,不断充实观音文化内涵。建立相应的观音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建立并用好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开展全山各寺院的文化提升工作。各寺院要传宗扬教,提高功课佛事文化品位,增强道德教化功能。普陀山宗门之下有当今传承最广、影响最大的曹洞和临济两支法脉。其中普济寺的曹洞禅由宏智正觉和尚开宗,并倡弘“默照禅”,继由真歇清了和尚融摄禅净,大加宏阐,形成海天佛国之大观。法雨禅寺由第六任住持别庵性统和尚开启临济宗门。慧济禅寺由本山悦岭庵子孙恒学能积和尚弘阐临济宗。此外还有本山形成的宗门派系。我们要对这些法脉的传承演绎进行考察研究,并在将来的宗风馆展示出来。在振兴宗门的同时要弘扬教下的台、净诸宗。我们有专门研究弘扬天台教观的讲院和讲寺,有专修念佛法门的净院,要以天台一乘实相义理和修持禅定、止观、三昧的次第与方法,以及各种忏仪为依据,将坐禅的实相观法与礼佛、忏悔、念佛、诵经结合在一起,指导修行实践。要发挥天台宗圆融贯通诸宗的特色,台净并弘。全山各寺院二时功课、普佛、诵经、念佛、礼忏、施食和水陆法会等佛事仪轨,都不离台净二宗,是观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修持观音法门的具体实践,是道德教化的最高形式,尤其是三大寺的早课普佛,摄众最多,影响最大,感应最强。对于这些传统的经忏佛事必须谨遵仪轨,严肃威仪,精进如法。客堂知客师、维那师、僧值师要共同担任好维护清规、调解僧事、教授指导、监察威仪的职责,要彻底革除以应付态度敷衍经忏的陋习,使参与佛事的僧众与檀信由佛事悟入佛知佛见,更好地发挥经忏佛事“演佛利济之法,消一切现造之业,涤死者宿作之愆,以训世人”的道德教化功能。要继续办好杂志、报纸、网站,鼓励资助个人出版专著、专辑,以优秀丰富的佛教文化作品奉献给社会大众。

三是要努力办好慈善公益事业,广泛开展对外交流联谊。慈善福利事业是观音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普陀山佛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佛协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按照《普陀山佛教协会慈善公益事业工作规程》要求,认真规范慈善公益工作,加强慈善项目管理,提高善款使用效率,做好经费预算,认真遴选资助对象,加强善款使用监督,联合政府与社会共同将好事办好。鼓励个人以自行结对的方式,资助辍学、贫困、孤老、疾病等对象,在经济与精神方面为个人分忧,为社会分担。同时,希望大家要学习道生长老慈悲喜舍的精神,像他老人家一样,作福德事,现寿者相。更要在财布施的同时,积极传播布施获福的因果理念与无缘大慈的观音精神,在帮助受施对象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同时,帮助社会大众树立同体大悲的世界观,自利利他的人生观,从事理两个层面开展慈善事业,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要继续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观音文化弘扬交流活动。要继续开展同境内各省市重点寺院、佛协、佛学院和大学院校之间的合交流合作,深化寺院管理、学修实践、僧伽教育、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要继续深化与台、港、澳佛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虚心学习台湾佛教界在文化弘法、入世利生方面的经验,加深连接两岸的佛缘民心,服务祖国统一。要继续加强与国际佛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要通过外交接待与出访,更好地交流学习,开展互助合作,加强自身建设,展示佛国僧团的道行风貌,提升普陀山世界佛教圣地、观音信仰中心的地位与影响。

各位代表,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众缘和合的结果,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实践中的真知,发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提出的意见是开拓性的思路。让我们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起点,以精进的菩萨道行与“中国梦”同行,妙应盛世,续谱华章。

作者:道慈

编辑:弘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