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道慈大和尚在丛林清规与当代佛教制度建设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

普陀山佛教网

2021/06/09

传承佛陀精神 打造新时代丛林弘法僧团

丛林清规是在佛陀“法”与“戒”根本精神的基础上,对合寺大众的日常行事作出的具体规范准则,是对于戒律的补充规定,也是为适应中国化丛林独特性而产生的规章制度。它使僧团管理走向规范化,使大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增强了佛教的适应性,也为佛教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保障。面对新时代的到来,不守旧迂腐,因地制宜,创造符合六合精神的新制度共住规约,也是时代性发展的要求。

一、坚持集体领导,深化僧团自律自治水平

普陀山佛教协会在保持佛教丛林传统管理理念同时,全面贯彻“一个法人、二级管理、统分结合”与“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规范管理”管理方式,并结合《宗教事务条例》和《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对普陀山各寺院(单位)建立以负责人为主的寺院民主管理小组,明确寺院议事程序和工作职责,提高寺院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推进普陀山制度化管理

我们按照普陀山寺院制度化管理的要求,每月召开会长办公会议,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做到了“大事共商、急事共议、要事共决”的工作机制。人事管理方面,遵循一年两议传统丛林规制,严格按照《汉传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进行教职人员资格审核,规范操作程序。财务管理方面,统一执行普陀山佛教协会关于寺院(单位)财务收入、支出管理的暂行规定及“三不”原则。基建管理方面,实行年初将要修建的项目和经费预算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后实施。消防安全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引方针;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卫生工作和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提高僧团整体素质,弘传名山宗风

普陀山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实践“三三制”发展新理念。在普陀山探索形成一部分僧众精严佛事,弘法利生;一部分僧众安心办道,信解受持;一部分僧众护持常住,庄严道场的局面。寺院坚持早晚功课、半月诵戒、结夏安居等传统丛林模式。不定期举行僧伽培训,全面提升僧众佛学文化素质;开展禅修、阅藏、闭关和观音文化研究等专项活动,增强普陀山观音文化内涵。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自1988年创办以来,为普陀山乃至汉传佛教界培养大量爱国爱教、德才兼备的优秀僧才。

我们以“道风兴教、文化兴教、修持兴教”为宗旨,紧紧围绕管理要有新境界,弘法要有新空间,道场要有新天地;将普陀山打造成观音菩萨信仰中心,观音道场弘法中心,佛教僧才培养中心,观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谱写普陀山佛教新篇章。

作者:弘法办

编辑:道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