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教协会2020年工作要点

普陀山佛教网

2020/01/08

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普陀山佛教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开端之年,我们要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和市委统战部(民宗局)的具体指导下,团结带领四众弟子,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按照“中国化、法制化、规范化、精品化”理念和“三四五”(即“三大任务”:管理要有新境界,弘法要有新空间,道场要有新天地;“四个中心”:观音菩萨信仰中心,观音道场弘法中心,佛教僧才培养中心,观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五名工程”:名山、名寺、名僧、名校、名园。)发展目标,努力实现普陀山佛教跨越发展。 

一、按照中国化方向要求,紧扣时代主题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一)认真组织全山执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佛协各职能办公室根据工作职能制订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各寺院(单位)相关部门岗位人员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

(三)充分发挥《普陀山佛教》杂志、“普陀山佛教网”和“南海普陀山佛教”微信公众号的弘化功能;办好常态化讲经,维护正信正行,弘扬观音文化,坚决抵制各种邪知邪见和非法宗教活动以及外道邪教的影响与渗透。

(四)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继续组织赴革命圣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学,提升僧众职工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五)建立国旗维护机制,确保全山寺院国旗常飘常红;根据各寺院空间布局,统一设计制作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主题专栏,彰显标志佛教中国化的时代要素,并组织宣讲学习,务使每一位僧众和职工学深悟透。

(六)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确保全山寺院中国化实践有目标、有举措、有成果,进一步办好新时代佛教中国化方向(普陀山)论坛。 

二、按照法制化要求,提升佛协和寺院管理境界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佛教名山依法治理之路,着力构建宗教事务治理全体系。对全体执事进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丛林仪轨学习培训,提高寺院管理和僧众学修的综合素质。

(二)总结各项规章制度颁布之后的执行情况和效果,继续充实完善现行规章制度体系,开展对制度运行情况的调研,适时启动对已有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工作。

(三)加强佛协领导班子建设,按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要求,集思广益,提高常务理事会的议事决策效率与效果。支持各寺院在“三统一”基础上激发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的活力。

(四)结合续编《普陀洛迦山志》、档案管理和宗风馆工作,帮助各寺院整理“万年簿”,整理充实寺院修建、宗风法脉、组织人事、规章制度、文化建设、会务活动等档案资料。

(五)加强人事准入管理,结合教职人员认定备案管理,严把招生和进单关,从源头上确保僧源信仰纯正。落实人事管理制度中的奖惩办法,制订表彰、奖励细则,明确道风导向,认真谨慎实施“警告、记过、撤职、迁单”处分,标明道风底线。

(六)强化民主测评机制,健全各寺院(单位)民主管理会议议事制度,开展寺院间的学习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借鉴,提升寺院管理效率和境界。

(七)总结教风巡查的经验,完善巡查机制,开展教风巡查问题整改回头看,巩固巡查效果;根据工作需要开展专项巡查工作。 

三、按照规范化要求,提升普陀山佛教综合要素

(一)组织力量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按照“三统一”“三不准”原则管理好僧团;按“三三制”布局提升僧团住持正法的综合素质;按照法界一体观,构建国际化十方道场。

(二)按“三三制”布局,科学务实地根据普陀山佛教文化特点和老旧庵堂固有佛教文化内涵,分门别类,进一步落实各庵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推进全山寺院佛教文化功能的释放,拓展传统朝山敬香活动的文化内涵。

(三)运作好后备人才机制、师资交流机制、优秀人才引进机制,落实学历进修制度,支持有志僧才攻读佛学硕士、博士学位,支持优秀人才赴海外研修参访,形成正向的人才导向,努力打造佛教人才高地。

(四)办好香会期、文化节等佛教文化节庆活动,广泛进行观音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观音道场和观音文化的影响力;认真组织举办好全山执事共修观音七法会,加强法会监坛,讲究共修效果,提振全体执事的道风形象。

(五)做好观音法界落成庆典准备工作和开园运行管理,探索搭建国际性的展示平台,办好国际观音论坛,提高普陀山观音信仰的凝聚力。

(六)支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做好2016级男众本科班、2017级研究生班、2018级男众预科班毕业工作;按计划做好2020年男众预科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女众本科班、研究生班招生工作;加强“三堂一寮”管理,加强信仰、道风、学风建设;尝试本科教学试点改革;建立名师工作室;注重外语培养,成立翻译小组,进行巴英中经典互译;培养选拔弘法讲经人才,积极参加全国各类讲经交流会和辩经、辩禅等活动;加强与学术界、教育界的交流合作,著重传统丛林仪轨等实修法的培训;培养品学兼优、信解行持具足、符合普陀山佛教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僧才。

(七)逐步改善普陀山杨枝禅林(颐养堂)和常乐禅院的养老居住条件,让年老僧尼生活的自在幸福。 

四、按照精品化要求,做好普陀山全面提升工程

(一)抓紧抓好观音法界工程。坚持“举世无双,流芳百世”的建设品质,体现观音信仰、观音文化正统性、权威性的功能定位,完成观音法界工程后期建设项目,启动运行管理,拓展普陀山观音道场新空间,打造佛教中国化的样板,全力推进观音文化园观音法界各个单体工程建设,观音圣坛、正法讲寺、观音村(居士学院筹)三个单体工程6月底大面积完工;全盘统筹,实行工程建设、外围配套、运行管理三线同步推进,实现设计、施工、文化创意、运行管理无缝对接;落实《观音文化园观音法界运行管理原则总案》,建立运行管理组织,组建常住僧团,年初重点完成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确定部门岗位和编制,制定管理制度及人员需求计划,完成中层和普通员工的招聘上岗培训工作;按照“三统一”管理原则和相关法规要求,构建“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单体内部管理机制丛林化、运维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包括宗教活动、主题活动、安全管理、应急响应、服务规范、人事制度、财务管理等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谋划观音法界开园相关活动。

(二)加强全山寺院基础设施设备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办理工程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申报审批手续;抓好工程建设施工进度、施工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做好项目预算、招标、施工、验收、结算、备案、审计以及工程质量、进度和工艺水平监督管理;加强对法物流通处的经营管理,做好法物物品招议标工作,提高流通效益;配合佛协各部门和各寺院认真做好设备设施维护,根据持续增加的用电需求,对有关寺院电路、管线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腾退归还老庵堂的设计和工程施工工作。

(三)深入开展平安活动场所创建工作。认真按照宗教活动场所“1+9”创建指标体系开展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做好全山各寺院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文物保护、文明敬香、反邪教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创建活动有载体,无死角。

(四)结合“创城”活动,进一步提升“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工作,统一标准清理,整洁寺院环境,统一设计制作文明敬香、朝拜引礼、安全卫生、交通指南等提示牌;为香客信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五)深入系统开展文化兴教工程,进一步挖掘整理普陀山佛教历史和佛教文化内涵,加强对佛教文化、佛教典籍的收集整理研究与展示,研究出版具有普陀山特色和观音信仰元素的佛教书籍,组织编辑《普陀山佛教文化系列丛书》;开展观音文化搜集整理研究工作,进行佛教基本典籍、文献收集、整理和出版,继续办好印顺图书馆,增加馆藏书籍,全面提升全山寺院文化品位,立足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特点,筹办国际性观音学术研讨会。

(六)持续开展慈善公益事业。进一步完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增强慈善善款针对性,建立慈善公益专项资金跟踪管理机制,提高资助的现实效果和社会价值;创建普陀山慈善公益品牌,提升慈善公益活动形式,提高佛协法师参与度,增强观音精神的社会响应;全面挖掘整合全山人、文、法、物、景等各方面的资源,进一步拓展功能,为弘法利生事业拓展更新更广阔的空间。

(七)稳步推进观音文化走出去战略,总结历史上建立下院的经验,打造国际化的十方道场,努力让弘法人才走出去,弘法道场办出去,弘法渠道通出去,观音法脉连出去。按照“人事、财务、基建”三项基本原则,探索建立跨境道场人事、法务、经济方面运行管理的机制与制度,稳步推进在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普陀山下院道场的有关工作。

(八)继续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与台港澳教界同仁交流合作,加深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关系,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佛教界的交流联系,扩大普陀山在海外信众中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建设事业。

作者:普陀山佛教协会

编辑:弘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