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禅林(补怛紫竹林)

普陀山佛教网

2020/06/17

紫竹禅林(补怛紫竹林)位于潮音洞西面麓下。据宋代《云麓漫钞》记载,南宋年间(1127-1279),这里建有“观音岩寺”,后圮。明正德年间(1506-1521),因宝陀寺久废,僧淡斋在此建正殿5间、方丈殿5间,恢复大寺,后又毁于寇乱。万历(1573-1619)末,僧炤宁在原基创听潮庵,定海知县樊王家有诗赞日:“宝刹凌空路转深,洪涛舂雪见丛林。波光倒影窥明镜,晩籁含风响暗琴。寂寂香云成法界,离离紫竹见禅心。名山应有神灵护,龙气长吹落日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潮音洞”额挂此。雍正九年(1731),僧广记奉帑金重修殿宇。道光二年(1822),借仁亮同徒圣觉大修。光绪十年(1884),僧净守同徒广学、广权续建。民国八年(1919)康有为题额“补怛紫竹林”。

新中国成立后,僧开瑜、智生等居之。1979年重新落实宗教政策,部分房屋经整修后住尼师数人。198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将补怛紫竹林划归普陀山佛协管理使用。1990年开始重建,至1992年峻工。

殿台三重,第一重天王殿,东对莲花洋,殿外台基雕栏玉砌。第二重圆通宝殿,台基石栏护卫,殿内供奉缅甸白玉紫竹观音座像。大殿右楼房为客房;两边厢房为寮房和库房。第三重大悲殿,楼上供奉香檀木雕贴金千手观音座像;楼下供奉汉白玉卧佛,亦来自缅甸。大悲楼左为念佛堂,内供阿弥陀佛。楼上右为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座像;左为药师殿,供奉“东方三圣”;两殿壁间悬挂“十六观经”、“药师如来施药图”等大型铜雕4帧。后面为斋堂。

山门前是一片宽广的沿海岬谷,其上小丘钟灵,泉池甘冽。有明万历参将赵九思等所立“禁止舍身燃指碑”、澹澹亭、大士桥、不肯去观音院等名胜古迹。从这里向东眺望,莲花洋水势浩瀚,善财礁随波出没,朱家尖、白沙等岛屿若隐若现,千步沙、朝阳洞、梵音洞诸景互相辉映。终日香烟缭绕,游客如云。

作者:心毅

编辑:弘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