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教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

普陀山佛教网

2022/01/14

2022年是国家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建设“四个舟山”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化方向实践,围绕文化寺院创建、数字化改革、“共富有我”行动“三提升”主题,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一省四区”工作目标,构建爱国爱教、佛教中国化、教风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五个高地”,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中国化方向加强僧团思想政治教育

(一)制订全年学习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全山僧众、职工深入学习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五个认同”,确保全山僧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继续宣讲学习《宪法》《民法典》《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僧团管理法治化水平。

二、按文化兴教的要求开展文化寺院创建活动

(一)各寺院制定中国化方向实践的年度工作计划,开展文化寺院创建活动;搜集符合时代进步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普陀山佛教人文资源,推进文化兴教。

(二)支持佛教文化研究所进行典籍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续编《普陀山志》;支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出版《普陀山佛学丛书》系列文丛等书籍。

(三)推进观音文化走出去战略,探索建立山外海外下院管理模式,增进与港澳台教界同仁交流合作,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联系。

三、按数字赋能要求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

(一)对接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慧眼工程”和普朱管委会“有求必应”数字化应用场景,参与市宗教活动场所GIS系统(舟山市宗教活动场所地理信息勘测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智慧管理系统应用打造。参与普朱管委会全域信息化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数字寺院”样板。

(二)按照国家宗教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本会各机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申请登记等相关手续;规范全山僧团个人网站、博客、公众号等网络平台。

四、以“共富有我”行动为载体推进慈善公益事业

(一)与党委政府和慈善公益受赠机构建立并保持密切互动,组织走访受助项目和受助个人。适时组织受助对象来山观光礼佛,从精神层面提升助富效果。

(二)对年度慈善公益项目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管和效益评估,必要时委托专业单位进行。

五、按道风兴教要求加强僧团人才人事建设

(一)对全体执事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执事队伍综合素质;如法做好执事退职、议职、请职工作。

(二)支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根据《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8-2022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做好2022届学生毕业和2022级本、预科及研究生招生工作。

(三)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结合普陀山以往举办传戒法会的经验,着重培养一批信仰纯正,持戒清净,熟悉毗尼作持和传戒仪轨的传戒十师、开堂师、陪堂师和引礼师队伍,形成完善的普陀山传戒范本。

六、按照法治化要求推进场所组织管理创新

(一)强化“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规范运作”的管理机制,谋划好“三三制”总体布局。按照“要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监督制度”的要求,探索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对观音法界(观音圣坛)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管理系统,做好“观音文化园+”文章。

(三)将朱家尖七星寺、昙华寺逐步纳入普陀山“三三制”“三统一”管理体制。

七、稳字当头,做好年度其他各项工作

(一)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方案,细化防控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层层落实主体责任,科学管控各项活动,确保常住人员和来山信众健康安全。

(二)按照“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继续实施宗教场所“1+9”安全指标体系管理,组织各寺院(单位)完善工作机制。

(三)加强各寺院修建工程管理,加快推进宗风馆、青铜佛像造像艺术研究院、龙头关房村、佛教颐养堂提升和御碑亭修缮等工程建设。

(四)总结教风巡查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常态化巡查工作;扎实开展“三学、三比、三精进”活动,并适时召开现场会,推进道风兴教。对收回修复开放的寺院做好人事法务安排,释放寺院功能。

作者:普陀山佛教协会

编辑:弘法办

来源:普陀山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