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善福田 春忙润道心”会长道慈大和尚一行赴普陀山普济农庄出坡劳作

普陀山佛教网

2023/04/08

会长道慈大和尚一行赴普陀山普济农庄出坡劳作

抢抓农时

抢抓农时

分工协作

分工协作

积极劳作

积极劳作

习劳惜福

习劳惜福

融禅于农

融禅于农

农禅并重

农禅并重

以农悟道

以农悟道

有序采收

有序采收

收获满满

收获满满

收获满满

2023年4月8日,春意渐浓,天晴气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院长、观音法界管理中心主任、普济禅寺方丈道慈大和尚,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智宗法师,佛教协会会本部法师,学戒堂常住法师,普济禅寺两序大众前往普陀山普济农庄,出坡劳作,身体力行体悟祖师心怀,践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的丛林宗风。

普济农庄,一排排成熟的芥菜翠绿挺拔,一片片绿油油的莴苣根粗叶茂,一颗颗圆鼓鼓的包菜齐齐整整地“躺”在田野,呈现出一派蓬勃的丰收景象。在会长道慈大和尚的引导下,师父们抢抓农时,分工协作,各自拿上工具收割、择摘、搬运、晾晒,整个采收工作井然有序。

伴随着师父们忙碌的身影,一筐筐蔬菜不断运送装车。大和尚开示说,粥饭思来处,心地耕福田,劳作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耕种耕的就是一方心田,任何的付出和劳作都是在播种善因,都是积聚成佛的资粮。习劳惜福,崇俭戒奢,只有惜福的人才能习于劳动,享受劳动丰收的喜悦自在。大家要在农禅中长养清静淡泊、知足适度之心性,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实践和巩固佛法修学,将禅法融入世间,传承丛林家风。

农禅并重是中国传统丛林的独特风范,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普陀山观音道场,唐代开山,宋代易律为禅,千百年来,宗门巨擘,演扬宗风,农禅并举,禅风浩然。妙善老和尚驻锡普陀,恢复丛林,采用农禅结合的修行方式,自力更生,种植蔬菜、水果等,在劳作中领悟佛法,弘法利生,发扬宗风。

会长道慈大和尚带领僧众特别开辟了普陀山普济农庄,践行农禅并重,感悟食存五观,倡导融禅于农、以农悟道。如今,在田地里劳作的僧人,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已成为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现在的普济农庄占地21亩,种植蔬菜、水果20余种,年产数万斤,在供养全山寺院同时,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作者:传静

编辑:张强